HOME CONTACT US LOGIN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断与防治

肉鸡肠毒综合症在肉鸡饲养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网上平养的商品肉鸡都普遍存在,只是有的地方还没有被养鸡户和禽病临床工作者所认识而已。此病多发生于3040日龄的肉鸡,其他日龄也常发生。

1、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3040日龄的肉鸡,其他日龄也可以发生,但程度较轻,发病的数量较少,最早可发生于710日龄,一般来讲,地面平养的肉鸡发病早一些,网上平养的肉鸡发病晚一些。密度过大、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鸡群多发,症状也较严重,治疗效果较差。越是饲喂含优质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发生“肉鸡肠毒综合症”的机会就越大,症状也较严重。与此相反,品质较低的饲料发生的机会少,症状也轻。此病发生较严重的鸡群,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先兴奋不安后瘫软、衰竭死亡的鸡明显增多。

2、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精神正常,食欲正常,死亡率也在正常范围内。认真仔细的养鸡户会发现,个别鸡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便含有没消化的饲料,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的大部分鸡开始腹泻,有的鸡群发生水泻,粪便变得更稀薄,不成形、不成堆、比正常的鸡粪所占面积大,粪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玉米糁和豆粕糁,粪便的颜色变浅,略显浅黄色或浅的黄绿色,当鸡群中多数鸡出现此种粪便之后约23天,鸡群的采食量开始明显下降,一般下降10%20%左右,有的鸡群采食量可下降30%以上,此时,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疗,会导致巨大损失。有的养鸡户甚至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无奈售出,导致经济损失巨大。此病的中、后期个别鸡会出现神经兴奋、疯跑,之后瘫软死亡。

3、主要病变

通过对多群病鸡解剖观察,在发病的早期,十二指肠段、空肠的卵黄蒂之前的部分黏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现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麸皮,极易剥离,肠黏膜增厚的同时,肠壁也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有的肠腔内没有内容物,有的内容物为尚未消化的饲料,此病发展到中后期,肠壁变薄,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脓样,个别鸡群表现得特别严重,肠黏膜几乎完全脱落崩解,肠壁菲薄,肠内容物呈血色蛋清样或脓样、柿子样,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4、病因分析

4.1 小肠球虫的感染

该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小肠球虫的感染是其主要的病因之一。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养鸡的地方都有球虫的存在,只是由于环境条件、管理水平和药物预防水平不同,之所以多发于3040日龄肉鸡群中,主要因为球虫多次在鸡体和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饲料和粪便中的卵囊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此阶段球虫严重感染,特别是巨型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严重感染是导致本病的原发性病因。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被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这是引起肉鸡粪便变稀,粪中带有未消化饲料的原因之一。

4.2 肠道内环境的变化

大量的实验资料表明,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黏膜细胞里快速裂殖生殖,因球虫的大量增殖需要消耗宿主细胞的大量氧,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肉鸡肠腔内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互相协同,加强了致病性。肠道内容物PH值的下降,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导致饲料消化不良,另外刺激肠道黏膜,使肠的蠕动加快加强,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从而导致饲料消化不良。由于肠道蠕动加快加强,胆囊分泌的胆汁迅速从肠道排出,与没消化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形成该综合征的特征性粪便-略带浅黄色的粪便。

5、治疗方案:

鼎正产品:①一袋“球痢康”加一袋半“益迪”,兑水300斤,全天量集中一次饮用,效果最佳;或②一袋“球必妥”加一袋“正肠安”,兑水300斤,全天量集中一次或两次,效果也很好。 

鼎佳产品:①一袋“力迪安”加一瓶“新球迪”,兑水300斤,全天量集中一次或两次使用,效果很好。如果能配合“肠利得乐”散拌料(拌料300斤),效果更佳。 或②一袋“肠毒清”配合一瓶“新球迪”,兑水300斤,全天量集中一次使用,效果也很好。

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益生素有助于治疗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注意:此类肉鸡千万不可控水,控水会引起死亡升高。

(鼎正技术部2010-08-25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版权所有;鼎正动物药业(天津)有限公司
地址:(300383)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工业园盛达二支路27号
电 话:022-87205516



津IPC备06000949号  技术支持:新博网络